本报赴西藏特派记者 樊 巍 曹思琦 单 劼
(资料图片)
编者的话:在西藏,一条条公路、铁路线和机场不仅维系着西藏人民的民生幸福,也承载着国家的安全和地区的稳定。在地质状况极为复杂的雪域高原,交通设施建设之难世所罕见,每一条天路的背后都是一个超级工程。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前往西藏,在地球第三极上感受高原天路给边疆人民生活带来的质的变化,无数西藏民众因为发达的路网走上了致富之路,边疆和内地人民的联系也因为便利的交通而变得更为密切。
十年间,西藏创下多项交通奇迹
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气候恶劣,地质构造复杂而活动剧烈,灾害种类繁多且发生频繁,冰川冻土作用明显。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诸多中国工程奇迹十年间却在西藏屡屡上演。处于“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每年地质灾害达300多次,很多地方路宽仅容一辆车通行,此前曾多次发生连人带车掉入江中的交通事故。一些常年在川藏线上行车的老司机路过该路段时都会不由自主胆颤心惊,该路段因此被川藏运输人冠以“死亡路段”之称。治通麦,除天险,成为过往人们的最大期盼。2012年,总投资近15亿元的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启动,2016年工程通车后,川藏公路“通麦梗阻”等难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通过该路段时看到,在遍布溜砂坡、滚石坡和碎石坡的通麦段,密集分布的防护网、治理棚洞成为了阻断落石危险的“防火墙”。帕隆1、2号隧道、小老虎嘴隧道、飞石崖隧道及迫龙沟特大桥、通麦特大桥“四隧两桥”让天险变为了通途。全长14公里的“通麦天险”已经成为了历史,该路线全程通行时间由过去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
“化险为夷”的通麦整治改建工程只是十年间西藏交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米拉山隧道建成,标志着全长约400公里的林芝至拉萨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2020年8月,G559甘登段正式通车,西藏自治区正式实现所有乡镇均通公路的目标。2021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西藏那曲至拉萨高速全线通车,拉萨到那曲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6个多小时缩减为3个小时。2022年,全国最后1个通公路的县墨脱县迎来第二条通道——派墨公路全线建成,墨脱县全年通车更有保障……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副厅长达娃欧珠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2012年年底,西藏全区公路总里程仅为6.52万公里。而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交通运输部门千方百计补短板,截至2022年,西藏自治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14万公里。全区高等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12年年底的38公里增加到目前的1105公里,以拉萨为中心的3小时综合交通圈正加快形成。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西藏自治区创造了年均增长公路通车里程8000多公里的高原奇迹。”达娃欧珠进一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共实施国省道建设项目140个,截至2022年,已建成109个。“十二五”末,自治区公路密度仅为5.31公里/百平方公里,截至目前,自治区公路密度已增长到9.78公里/百平方公里。解决了全区662个乡镇、4382个行政村的交通问题,国边防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为强边固边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公路建设之外,更为高效的高速铁路网也在西藏进一步延伸。2014年,青藏铁路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成通车。2021年,拉萨至林芝铁路建成通车。目前,西藏铁路运营里程已近1400公里,雪域高原也进入复兴号时代,这也标志着复兴号列车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张昆是拉林铁路线上驾驶复兴号的一名驾驶员,谈及在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上开车的感受时,张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07年工作以来,自己一直在青藏高原上驾驶列车,先后驾驶过国产的东风4型机车、美国进口的NJ2型机车、国产的和谐号动车以及复兴号动车,深刻感受到在青藏高原上行驶的列车越来越先进。“拉林铁路全线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超九成线路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桥隧比高达75%,但在这条线上开车没什么难度,现在机车越来越先进,对驾驶员而言,操纵越来越便捷了。”
人迹罕至处变成“网红”打卡地
和山水融为一体的公路和铁路网,既是秀美的生态旅游路,也成为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贫致富路。近些年来,随着西藏的公路网不断向深处通达,铁路线不断向腹地延伸,许多曾经人迹罕至的高原原始景致,现已成为新兴的“网红”旅游打卡点,便利的交通吸引越来越多的各地游客奔赴而来。
3月正值西藏东南地区桃花盛开的季节,《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西藏林芝市看到,来自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游客通过自驾、乘坐飞机、高铁的方式来到这里,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一睹雪山与桃花映衬的旖旎景致。
在由拉萨开往林芝的C881次高铁上,来自广东的陆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来到拉萨游玩后,得知拉萨和林芝两地之间已经开通了高铁,于是特意购买车票去林芝看桃花,体验一下高铁在雪山和峡谷之间穿梭的感觉。
与陆先生有着类似想法的游客不在少数。该趟列车的乘务长高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年旅游旺季,这趟列车的上座率能达到80%-90%,一些游客甚至专程来体验在高原上乘坐复兴号的感觉。“我之前遇到好多旅客,他们乘坐从拉萨到林芝的C881次高铁后,仅仅停靠20分钟,又乘坐从林芝到拉萨的C882次高铁返回拉萨,他们就是专门为了体验拉林线高铁而来,这种情况是我在其他铁路线上没有遇到的。”高娜称。
目前,乘坐复兴号高铁已能从藏东南的林芝直抵藏西南的日喀则,越来越多的西藏群众因现代化的铁路网而获益。高娜称,拉林铁路开通,提升了当地民众和外地游客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一位西藏山南的乘客告诉我,他以前从拉萨到山南开车需要近3个小时,现在乘坐复兴号高铁,一个小时就到了。还有游客告诉我,以前来西藏旅游更多还是选择自驾游,除了高速公路之外,西藏的许多山路还是比较崎岖和危险的,乘坐火车旅游更为安全。”高娜称。
而在西藏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公路至今仍是唯一的交通条件,也是最直接、最深入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最能承载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西藏交通运输部门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将农村交通发展与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致力于为西藏广大农村地区修更多更好的路。
位于西藏墨脱县的边境村格林村,近些年因发现中国的“树王”而备受关注。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家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村目前已打造出南迦巴瓦雪山观景,以及观花、观鸟、科研、探险、红色巡边观光体验的旅游项目。2021年以来,已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万余元。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出色的道路条件。2020年1月,从墨脱县背崩乡至格林乡的乡村道路实现了全面硬化,而随着通往背崩乡的派墨公路的全线建成,前往格林村旅游将更加便捷。2022年以来,乡村振兴资金投入2300万元在该村建设了汽车帐篷营地、森林度假木屋等旅游设施,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西藏农村公路里程已由2012年年底的5.32万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9.04万公里,通达深度、通畅水平全面提升。乡镇、建制村通达率达100%和99.96%,通畅率达94.4%和77.89%。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设养里程从2012年年底的4.94万公里增长到8.9万公里,县道铺装路优良路率达72.5%,乡道、村道铺装路优良路率达67.3%。
画好西藏交通“工笔画”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2022年,西藏交通运输系统稳步推进进出藏面向南亚陆路大通道建设等4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46个川藏铁路配套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已有22个顺利完工,并圆满完成6批次川藏铁路建设隧道掘进机超限设备运输保通、护送工作。2023年,西藏交通运输系统将力争落实中央投资4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万公里,乡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5.55%和82.53%,并将加快推进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速公路、川藏铁路配套公路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拉萨贡嘎机场站前交通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副书记、厅长刘志强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区交通运输部门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交通运输改革创新、进出藏通道提质改造、川藏铁路施工配套公路提速建设、重要国省干线加速联网、公路建设管理创新、农村公路建设强基补短、规划中期评估调整、交通安全发展、运输服务提质增效、自身能力素质提升“十大攻坚行动”为载体,画好西藏交通“工笔画”。
而由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公布的两份规划文件也为西藏交通的未来勾画出了更为宏伟的愿景。其中,《西藏自治区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西藏通用航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区通用机场总数达59个,按需建设停机坪若干,基本实现每个县级行政单元均拥有1个以上通用机场,航空服务覆盖全区95%以上的人口。构建以运输机场为核心、通用机场为支撑、停机坪为补充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西藏自治区“十四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目标到2025年,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新藏铁路日喀则至佩枯错段、滇藏铁路波密至然乌段顺利实施。新藏铁路佩枯错至和田段、拉林铁路复线改造、吉隆口岸铁路力争开工建设,全区铁路已建在建总规模达到4000公里左右。而到2035年,西藏自治区铁路网总规模达到5000公里以上,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覆盖区内全部地级行政区,便捷连通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相邻省区和沿边主要陆路口岸的现代化铁路网,支撑和引领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国家安全。▲